起点小说网 蹈刃 正文 144、战机失

正文 144、战机失

目录:蹈刃| 作者:菅会龙| 类别:历史军事

    144、战机失

    会议陷入沉闷、僵局。

    蒋介石的面部表情凝重,焦急,充满期待,目光里尽是期盼的梭巡。

    此时的蒋介石,在满心期望着试图能在在座者中,出现几丝生机,能够得到消祸避灾的最佳答案。

    宁静。死寂般的宁静。

    似乎,整个会议厅内,在场的列位,都能听到彼此轻微动作的细琐声和呼吸声。

    终于,在场者竟中,竟又有“主和派”提出了一个以不惜放弃已被日军占领了的东北失地来换取和平的类似那种“破财免灾”之消极观念的荒唐主张。

    然而,此言一出,却当即激起轩然大*,立即就遭到了大多与会者的强力驳斥和竭力反对。

    “以出让国土为代价去换取所谓的和平,不可取,绝然不可取那样,就无异于卖国行为”

    在场者开始情绪亢奋,都在唇齿相向着,议论纷纷。

    “理当立即中断跟那疯狂入侵我国土、残杀我同胞的倭寇之国的交往,必当立即严明我们的强硬立场”

    “对目前看,仅仅轻言抵抗已成徒劳,必当立即由抵抗转为应战”主战者开始义愤填膺。

    “言之有理,当前,我们在充分估计本身的同时,必须得坚定起主战决心,不但是物质上,还有精神上”有人听过以上发言,就开始慨然陈词道。

    “战事一旦延长,就需不断变化,尤其在战略上,尤当重视”又有在场者这样说道。

    “我以为,对敌更需要注意战术应用”只听参谋总长程潜说话了:“东洋倭寇的进攻速度加速,我当把进攻放缓,而当日本倭寇溃退时,我当变退为攻,加紧反击”

    于是,就又有人接话道:“进退迟速之间,都应由民国中央作主,至于何时全面应战,也当统由民国中央决定,各省之守军,都理当跟民国中央的决策相一致进行,不可各行其是,也不可有任何的异言和异心……”

    蒋介石听过此话,显得颇感欣慰。于是,脸上就不由浮现出满意的表情来。

    就只见蒋介石轻轻微笑了一下,然后,就拿手轻抚了一下自己下颏,继而,又不自觉想去轻抚自己那光亮的脑门儿,却此举一出,蒋介石就突然意识到不妥,觉得此动作很是有失体面。

    于是,蒋介石就又立即像触电似地闸住举动,却连声称赞道:“不错不错,不论平时还是战时,都必当懂得上下齐心,步调一致,惟如此,才有望取胜,有望取胜的啊”

    蒋介石说:“从目前看战局来看,和平既成绝望,战争即将爆发。尤其,这场战争关乎全局,注定是一场全面战争”

    蒋介石分析道:“这场战争绝非以往那类延续了多年的局部战争,所以,必当关系到民国之将来的生死存亡和前途民运因此,在仍然注意谨慎应付之时,一旦全面战事展开,倾坐各位,都当敢于牺牲卫国,以应对当今国家之大难”

    说过,蒋介石就又明确驳斥一些消极论调道:“有人总习惯用日本人蓄谋、准备已久为借口,来全力夸大侵华之日军倭寇的强势。进而,就总是得出我之**难以取胜的一概悖论”

    蒋介石阐明道:“诸如我难取胜之悖论,虽然依据和道理也都有一些,但却那也并非就是真理诸位当明确,一国之对外的战争,首先必当得无论如何都注重国家之上下一心,全国一致如此,就能力量甚强,从而也就对外必能取胜反之,一国势力再强大,也终将四分五裂,终将失败”

    也许,由于当下蒋介石此番概括着实有理,故而使在座者皆开始洗耳恭听,其会场气氛,也重又显现得鸦雀无声。

    却似乎蒋介石是为证实自己论断的正确,就不由扭头征询起一旁在座的汪精卫的意见道:“一直不见汪主席发言,中正不知汪主席对当下之抗日局势有何高见啊?”

    汪精卫突闻蒋介石此话,神情不禁显得有些慌乱。

    于是,就见汪精卫赶紧定神咽了一口早在口腔内积蓄已久的唾沫,随口迎合说:“蒋委员长之论述精辟,很是精辟的。”

    汪精卫寻思了一下说:“即使目下看似和解无望了,那的确就得加强战争的准备的,力求使战备更加充分,得到加强。”

    当下,汪精卫的立场看似很中立,话说得也很是模棱两可,冠冕堂皇。

    蒋介石当然了解汪精卫,也清楚汪精卫当下口出此言的用意。

    然而,却毕竟汪精卫的话没有跟他蒋介石的话背道而驰,于是,蒋介石听了,就点着头慢条斯理地默许道:“汪主席也主张备战,这就好,这就很好。”

    汪精卫似乎听出蒋介石话里有话,就在座位上显得挺不自在地欠了欠身子,却不自觉就“白”了蒋介石一眼。

    蒋介石看后,却显得很大度,若无其事的样子,仍然在目视着在座,看似在全神贯注地主持着这次在他看来特别重要的国防会议。

    最终,蒋先生表明了抗战的决心:“在座既无异议,那就必当把加紧战备,别无二心,上下一心,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备战上来”

    然而,其实就当汪精卫给了他那一个白眼的瞬间里,蒋介石就在心里暗说道:“滑头,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滑头我蒋介石可是你汪精卫肚子里的蛔虫,你的一举一动,都被钻进你肠道里的我,在观察、控制着呢”

    最终,就在这次在蒋介石看来特别重要的国防会议上,强力阐述了自己关于上下同心,强力抗战的观点。

    蒋介石的观点,自然也得到了与会者最后的一致认同。

    可是,似乎,在这个世界上,任何正确的观点和主张,都得立即付诸必要的切实的行动并得取得实在的效果。否则,如果只是沉浸在纸上谈兵或会议论战,甚至是在各种观念、势力的促使下,犹豫不决,摇摆不定,那么最终所应受的,也只是战机的丧失和所有美好愿望的功亏一篑。

    危险并遗憾的是,在之后的时日里,虽然南京的民国当局在战时体制的构建和兵力布局上取得较大进展,然而,却由于在应对危机局势上的“实战行动”上的欠缺,最终导致了战机的节节败失

    事实上,就在此次国防会议后,蒋介石紧锣密鼓在采取的行动却是——

    战时体制的构建——组织“大本营”西迁及其组织机构转移;力促自己担任了战时大元帅,代表国府主席行使起了统帅海陆空军之权;设立起国防参议会,以容纳党外分子;撤销原国防委员会,国防最高会议由自己亲自担任主席;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授权皆由自己行使;在日本政府居心叵测示好、声言将援助自己“安内”的迷惑下,仍幻想国际社会通过以德国出面调停主持召开的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来解决中日冲突……

    然而,蒋介石却忽视了日本的阳奉阴违,人家竟拒绝参加该会议。

    于是,在日本倭寇穷凶极恶的疯狂进击下,南京民国所属军队渐渐开始仓皇败阵的“大噩”屡屡传来,以致最终发展到了败局难收——

    在哪怕此时宋子文都强力把自己早年就筹建的武装精锐——“财税警卫团”也充实到了大上海的防务后,竟很快就随大军全部被迫撤离上海。

    愈加令人惊悸的是,就连国民政府的所在地——南京,也随即发生了那惨绝人寰又震惊中外的大屠杀惨案

    死尸遍地,血流成河,无数无辜又绝望的生命,死于那血腥、**之下的无助呐喊......

    儿婴楚哭,妇孺哽咽。

    华夏涕泪,江河啜泣

    而此时,似乎就连那一直在组织着备战、备战、备战着的蒋介石自己,也在无尽的悲观绝望中,感到大势已去。

    于是,在被逼无奈之下,蒋介石也只得再此来到了他那深感无法不令他思绪万端的美丽的庐山,开始了依依难舍的搬迁事宜。

    不过,此次,蒋介石却由衷地感到再回美丽庐山的时间是格外短暂的,因为此时他仿佛已经无法预测将来还能不能拥有那宝贵的归期……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蹈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蹈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