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蹈刃 正文 128、特造访

正文 128、特造访

目录:蹈刃| 作者:菅会龙| 类别:历史军事

    当下蒋介石跟宋美龄夫妇谈及的宋子文跟张乐怡的庐山恋情,真乃令人久说不厌的传世佳缘

    宋子文跟张乐怡的此段姻缘,可谓充满了巧合、神秘,自然,也充满了无尽的浪漫

    却在那年夏天,时任南京政府财长的宋子文,一路甩弃着漫溢在南方大地上的滚滚热浪,兴味甚浓地来了避暑胜地——庐山

    宋子文此行,目的有二,一来是特到庐山避暑,二来,就是意欲为其家母倪佳珍,在圣美的庐山筹建一幢可供安养生息的精致别墅

    可见,宋子文此念、此举,乃孝子之心

    于是,宋子文一上庐山,就似乎一下子驱走了身体那难以承受的暑热,以及由此带来的心情的烦躁和不悦

    仿佛,那积聚在宋子文身心的烦躁不安的情绪,由于身置庐山,而倏忽变得烟消云散,荡然无存了

    当下,宋子文显得心情奇好,精神尤爽

    然而,来庐山后,宋子文那避暑的第一愿望,是毋庸置疑又心满意足地顺利实现了

    可是,却那事关在庐山为其家母倪佳珍筹建一处别墅的另一愿望,却一时无法定夺,没有得以实现

    而其中,尤其叫宋子文犹豫不决、踟蹰不定、不能当即拿定主意的,就是别墅的选址问题

    当然,尽管对事关别墅的选址,当时的庐山,也有民国地方政府相关机构统一的规划和相应的管制,但却以宋子文目下的身价、地位,似乎对办理那类相关的申请事项,并无阻障,根本不成问题

    关键的,还是宋子文对别墅方位的确定、建筑风格的设计以及建筑所启用的材料等等,一时不好断定,难下决心

    对此,虽然宋子文在上海约翰大学毕业后,又赴美国的哈佛、哥伦比亚两所大学就读,且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了博士,他对经济、尤其金融方面的管理,颇为擅长,很有一套,但却真就“隔行如隔山”——宋子文对诸如给其母筹建别墅所涉及到的“建筑学”,似乎还是“门外汉”,没有什么造诣,缺乏足够而深入的研究

    诚然,以宋子文当下的身份、地位,当他来庐山后,那聚居在庐山的蒋介石身边的那些政客、幕僚以及军事要员,当得知宋子文意欲为其母筹建一处别墅的意图后,自然不忘竭力献媚,倾情巴结,为其出谋划策,试图借此来得到宋子文的恭维和赏识

    然而,对此,只管宋子文面上在礼貌地迎合、应付,而内心深处,却很是不屑

    甚至,宋子文对那些刻意围拢来给自己“拍马屁”的不懂装懂的“参谋”人士,很是嗤之以鼻,心说:“在这个世界上,无知者可怜,而那以无知强装出来的有知者,为可悲”

    于是,宋子文就开始托付当地官员为其找一位“真懂建筑”的专业人士出来帮助策划

    也是因此,就有当地官员为宋子文举荐了当时在当地颇有名气的一名建筑老板——那个名为张谋之的人

    要提及这张谋之,在当时那庐山一带的商界,可谓声名遐迩,众所周知

    尽管,这位字为若虚的张谋之,本不过是庐山脚下那九江县的一名木匠出身,但却似乎——一个人真正的造诣、价值,并在于其先天的出身,要紧的,是取决于人在后天所付出的努力、艰辛,以及其自身潜力的充分发掘和有效发挥

    这个张谋之似乎就是如此

    于是,开始,张谋之由供职的九江英国亚细亚煤油公司金鸡坡洋油站担任工地管事及总把头起家,后来,又在九江坝上开办起了首家平民汽车行

    此后,张谋之又瞄准当时外国人大批拥入庐山办洋行、建别墅之商机,把全家迁居至牯岭建在日照峰的别墅,并创办起了牯岭张兴记营造厂

    张谋之堪称是一位很不满足现状的商界能人

    然而,古往今来,对能人,尤其是商界的能人,又往往与声名的传播和广泛的社交联姻

    而且,哪怕商界的能人本身并不怎么愿意,也非是其内在的初衷,但却最终,都似乎无法逃避那种出名之后的参与广泛社交的命运

    所以,作为商界知名人士,当时的张谋之,在九江的交际甚广——不论是当时的洋人圈子、政界名流、商界富佳,乃至地方名流,等等,张谋之都以其独有的声望,在九江当地建立了自己非同凡响的势力

    也恰恰是张谋之独有的声望和势力,才促成了当时时任南京政府财长的宋子文因为为其母倪佳珍筹建别墅,而跟张谋之谋面、结交和结缘——直至后来那广为人知的深层交际

    当下,欣闻南京政府大财长宋子文亲身来自己居住的日照峰别墅造访,张谋之自然求之不得,兴奋不已

    因为张谋之深知,对宋子文这样一位跟当时统掌着国家大权的元首蒋介石有着亲戚关系的“国舅”,且宋子文本人也身居南京政府财长之高位的大人物,竟然屈尊要来自己住宅,张谋之怎能不感到此乃是三生有幸、蓬荜生辉呢?

    其实,就在此前,张谋之就已经从九江当地官员处获悉,说那南京政府的大财长宋子文对他张谋之很是器重、偏爱,决计为办成给其母筹建别墅之事,欲特别屈驾登门造访,专门向他张谋之求教

    此一讯息无外乎天降洪福

    于是,张谋之在获知消息后,真就心潮澎湃,感奋不已,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因为,张谋之作为长期出入于九江地方官场的商界精英,当然对自身也很有自知之明他清楚,在这庐山脚下的九江当地,自己也确实有一方势力

    可是,说到底,自己也不过是当地的一名商人,怎能跟人家那掌管着国家经济命运的南京政府的大财长作比呢?

    张谋之觉得,自己所在的庐山,尽管以其独具匠心的秀美景色和宜人的气候特色而声名遐迩,扬名远近

    可是,这庐山的名气再大,也不过是一处地方名山而一座地方名山,怎能敢去跟一个国家那广袤的土地和数不胜数的名山大川平起平坐、相提并论呢?

    可以说,一方地域的山川名气再大,景色再秀美,却相较一个国家所拥有的数不胜数的美丽山川,都是难望项背,不可比及

    而同时,张谋之也不得不觉得,其实,山川是这样,人亦当如此

    张谋之想,人家宋子文其人,那可是南京政府的一名堂堂大财长啊,统管的可是一个国家的财经命脉呀而自己呢?充其量也不过是在庐山及至九江一带小有名气的一个“小财神”,而人家宋子文呢?那可是喊一嗓子都能叫国家财经地动山摇的“大财神”啊

    所以,人家宋子文那样的大人物,竟要屈尊光临寒舍,还说什么要专程来找自己一个区区小商讨教,真就不得不令自己受宠若惊、战战兢兢啊

    要知道,像人家宋子文那样身价、地位的人,是断不会轻易跟自己这等小小商人接触、不会草率就屈尊光临自己住宅的啊

    于是,为迎接宋子文的到来,张谋之提早就考虑细微,做了慎之又慎的精密筹划以确保在宋财长莅临自己寒舍时,环境整洁,礼节周到,整个气氛都显现得隆重而得体,切实给人家宋财长留下一个最好的第一印象

    说来,宋子文果然言而有信,很快就出现在了张谋之所住的别墅之中了

    而宋子文也着实不虚此行——当下,非但为其母亲筹建别墅的事进展顺利、妥当,而且,就在张谋之用来特别款待他的家宴之上,竟有了男女之间那种喜出望外的奇妙收获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蹈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蹈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