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蹈刃 正文 122、沉住气

正文 122、沉住气

目录:蹈刃| 作者:菅会龙| 类别:历史军事

    蒋介石开始像教父一样给里谷的大姑父“破解”起他刚才所提及的两个问题的答案

    老蒋显得很是思维清晰地开始从第一个问题谈起

    迫于无奈,尽管里谷的大姑父的内心世界很是躁动不安,但却只得耐住性子,委曲求全地听着蒋介石在神秘兮兮地把话题延展开去

    而此刻,在美庐别墅二楼的会客厅内,却显得鸦雀无声,寂静得出奇——哪怕里谷的大姑父显得挺不自在地坐在藤椅里发出的轻微的“吱嘎”声,都仿佛振聋发聩,叫人听得仔细

    因为这时,会客厅内已没有了任何的伺卫、旁人,就连蒋夫人宋美龄,也似乎感到蒋介石当下是在跟他的军中将领谈话,讨论一些军机要情,觉得自己守在跟前多有不便

    于是,就在宋女士望着里谷的大姑父把那一瓶冰镇过的美式饮料接过去喝过几口之后,就显得很会把握时机地先给蒋介石递过去一个会意的眼神,然后,又很是彬彬有礼地跟里谷的大姑父打了一声“我先去”的招呼,就独自抽身走出客厅去了

    要说,宋美龄女士果然是一位识礼识人、且很能掂量得出轻重场合和很懂得大情要节的人,可堪称女士中足能够做得了大事儿的那种人

    可以断定,当下若是蒋介石在客厅内跟一位很是位高权重的美国派来的什么使节攀谈,宋女士定会设法儿留下来,并会竭力找话题跟其交谈一些事关外交事宜的问题

    因为,宋美龄女士一直都相当重视外交、尤其对对美外交颇感兴趣

    而目下,由于客厅内仅剩下了蒋介石跟里谷的大姑父二人在场,一时间就致使客厅内的气氛陷入沉闷

    蒋介石的眼神在跟里谷的大姑父的眼神“对接”过几次过后,彼此的表情,都显得很不自然

    却为调节气氛,舒缓沉闷着的情绪,就见蒋介石从本躺靠着的沙发床里正了正身子,接着,就率先端起跟前茶几上早由伺卫给他冲泡好了的一杯西湖龙井的茶杯,又在轻轻打开杯盖,抹了抹可能浸上杯沿儿的茶末,就小心翼翼地很细心着拿嘴吹了吹杯中茶水顶端的浮茶,慢悠悠地“吮”了一口下去

    于是,老蒋边用舌头细品着西湖龙井的清香,边很客气地冲坐在藤椅上的里谷的大姑父招呼道:“喝茶喝茶,你也喝茶啊喝茶嘛”

    原来,早在里谷的大姑父走进客厅之前,宋美龄女士就吩咐过伺卫,叫伺卫给蒋介石跟里谷的大姑父分别泡了一杯西湖龙井端了上来

    当下,蒋介石边客气地招呼里谷的大姑父喝茶,边饶有兴致地说道:“我老家浙江的西湖龙井真乃好茶——这西湖龙井茶的茶品,还是蛮不错的,可谓清香四溢,回味无穷的”

    说了,蒋介石又谦和地冲里谷的大姑父让道:“喝一点,好茶,你可以多喝一点,多喝一点的”

    蒋介石这时说话的口气很和蔼、温顺,情绪也显得比较稳定,自然,看上去,他的心情也很不错

    于是,就只见蒋介石那光亮的脑门儿,好像由于情绪不错而平添了不少的亮彩,看上去,就加耀眼夺目,光彩熠熠

    当然,由于蒋介石的精神尤佳,说起话来,也就显得慢条斯理,逻辑缜密,严谨而清晰

    看样子,蒋介石是想跟里谷的大姑父采取“剥皮式”的讲解方法儿,渐渐切入正题其表述的方式,很是循循善诱,逐步深入,层层递进

    要说,蒋介石不愧是干过黄埔军校校长的人,他引用起经典妙句来,自然也不失入木三分,辛辣深邃

    只听蒋介石说道:“我中华民国,自古以来,那名言佳句,可谓数不枚数,多之又多啊”

    说着,蒋介石却又话锋一转,道:“可是呢,时下我想对你说的一句顶顶著名的名言,你猜想能是什么吗?”

    里谷的大姑父听后目光怅然他当然不知道接下来蒋介石会如何引经据典,于是,就只好摇头作罢,权当无知

    蒋介石看后,却笑了

    而且,看上去,蒋介石笑得很古怪,也很阴森直把里谷的大姑父笑得莫名其妙

    却蒋介石笑过,就显得很是急切地催促开里谷的大姑父道:“说啊,说嘛你如果知道答案,干嘛不说嘛”

    里谷的大姑父突然被蒋介石这么一将、一逼、一问,就愈加显得神情怅茫,无所适从,一脸的窘迫

    “好,你既然不知,那我就不卖关子啦,我就来亲口告诉你”蒋介石说:“我想告诉你的那句名言,就叫作借刀杀人”

    里谷的大姑父没有想到,蒋介石把话锋隐蔽了半天,居然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来

    蒋介石说了,就又重复道:“那句借刀杀人的妙语,实在是好哇”

    接着,蒋介石又诠释说:“借刀杀人嘛,顾名思义,要比自己去动手杀人,要省时省力,也省心,是能了却很多的麻烦、大麻烦的”

    说到这里,蒋介石就貌似在揭谜底地揭开了他此前所提那个问题的答案的谜底,道:“这个嘛——就是我想给你说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确切的答案”

    蒋介石说着,就提醒里谷的大姑父道:“你想想看,认真地想想看,单靠我一个弱国的军力,也敢去跟扶桑强国那些凶蛮无耻的军人所抗衡吗?军力悬殊,悬殊啊相较于日本的军力,我军根本就不能企及,自然,就得甘拜下风啊”

    蒋介石强调道:“那可是些威猛无比、武装到牙齿的凶悍倭寇啊早在清朝时,我国的军队,就败倒在了他们的坚船利炮之下的啊”

    蒋介石说:“可见,由此可见,仅凭我们去跟扶桑国的军队硬碰硬,能行吗?不行不行的,想取胜也是显然不可能的”

    眼下,蒋介石在精心描述着日本国及其军队的强盛时,压根儿就忽略了他亲自执掌着的庞大的军队——那也装备有飞机大炮等美式装备军事实力的存在

    似乎,这时老蒋的骨子里,就对那个日本国及其军队充满了畏惧

    究其因,也许是源于蒋介石曾在日本留过洋的亲身经历?也许是由于他对那个扶桑之国及其军力过于了解?也正因为过于了解,他才有了当下这种过度的恐惧?不得而知

    却只见蒋介石若有所思,突然又冲里谷的大姑父说道:“你应该记得的,近来,我曾反复跟你等军中高级将领申明,我们得通过外交手段,大力依靠外援,得积极调动外援”

    蒋介石说:“得想方设法儿博得外国的同情,叫他们出兵啊”

    蒋介石说:“得叫那些苏联的、美国的、英国的等等武装力量,都为我所用,都能出兵来自觉地援助我们的抗日”

    蒋介石解释道:“如此,也就是——无须我们动用武力,而是通过外援的武力,让他们来替我们肃清障碍——消灭那些来冒犯我国土的扶桑国来的倭寇,进而,叫他们老老实实地乖乖归还我们丢失了的中华国土”

    听起来,蒋介石描述得很理想,也很有道理

    但是,里谷的大姑父却深切地感到,当下,东三省失陷,北平失守……江北那大部分的国土沦丧,已被日伪军攻占,就连当下的国都南京,都命运不保,危在旦夕了

    可是,国权军权在握的蒋委员长,竟还沉浸在一味依靠外援来消灭日本军队的梦想之中

    对此,里谷的大姑父感到暗自好笑心想,外援、外援,眼下如果真有及时而全歼日寇的外援到来当然很好

    可是,外援?笑话外援呢?外援在哪里?难道你蒋委员长说来外援,人家外援就能立马能到吗?

    里谷的大姑父想,这就如同有村庄的一家民房已经起火,而此时,那救火的组织者,放着就在眼前的街坊邻居不调用,而是舍近求远,却跑到外村外乡去四下里召集灭火队员

    如此,可想而知,即使灭火组织者能够把外村外乡的所谓的灭火队员找了来,可是否已经时过境迁——当那外来“灭火队”赶来时,那本已经着火了的民房,早已被火海吞没,全然化为灰烬了呢?

    目下,本来里谷的大姑父顾虑到自己身份和地位,是不想再跟蒋委员长犟嘴下去的

    甚至,里谷的大姑父干脆就不想再说什么,问什么,因为他似乎已经清楚,这时他不管再说什么,都是白费,人家蒋委员长是断然不会听、也听不进去的,就不用说采纳了

    然而,却当里谷的大姑父听过蒋委员长执意想一味儿依靠外援来抗日的作比分析后,里谷的大姑父竟猛然一下子忘了本有的紧张和顾忌,他那种耿直而勇于仗义执言的性格,就又暴露无遗了

    “可是,我想请问委员长,果然有外援、特别是大的外援,那固然好,也求之不得只可惜,那大的外援,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来、才能到呢?”

    里谷的大姑父开始壮胆追问开蒋介石道:“如果那大的外援迟迟不来、不到,那我等指挥着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们,就得甘愿这样面对着日寇的侵略,装聋作哑、步步撤退、按兵不动下去吗?”

    “急,性急你这个人,性子实在是过急,太急”蒋介石听过里谷的大姑父直言不讳的话,就立即显得满心不快起来,发火道:“干什么事情,都得有一个过程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光凭性急,就能办得了大事吗?”

    蒋介石怒不可遏地贬斥道:“办不到,绝然办不到的啊,朋友”

    蒋介石说:“想做大事,想成大事,就得学会沉住气,懂吗?你懂不懂?沉住气”

    蒋介石说:“办不到,正因为办不到,才得努力不努力怎么能有大的外援?不努力就办不到,就任何大事都办不到”

    蒋介石接着肯定道:“不过,我坚信,通过努力,我们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不过,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这下,里谷的大姑父被蒋介石呵斥得彻底目光怯生、哑口无言起来了

    于是,蒋介石见里谷的大姑父不再追问和争辩了,就趁热打铁——只见他从躺靠着的沙发里“忽地”坐了起来,然后,就挺直了身子,冲着客厅不远处那一把藤椅上坐着的里谷的大姑父道:“好,你听好了,随后,我就叫你知道我刚才所提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蒋介石说:“我必须得叫你知道那另外一个问题的答案,你必须得知道”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蹈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蹈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