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奇侠异士 第五章小洪襄得王公赐名 俏李珏遭国丈污身

第五章小洪襄得王公赐名 俏李珏遭国丈污身

目录:奇侠异士| 作者:燕斌| 类别:历史军事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诗云:世道未明偏降生,父辈伤神终虚惊。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国丈高位应有得,偏偏佳人眼相轻。

    话说农夫洪元子多偏得子,愁眉紧锁,也未曾按乡俗民约邀请村人来聚食热闹一番。倒是村里人,没有计较这些,纷纷提着大小竹篮,里面装了五花八门的东西,有野味,野果,阔绰点的,里面还盛着几个鸡蛋。

    洪元一家七口居住在两大间木屋里,他和夫人以及女儿住一大间,四个儿子住在另一大间。虽说房子条件简陋,但对山民来说,也是可以对外炫耀一番的了。在这里建房子,成本并非很高,只要你肯干,而且有时间,你就是修个百十来间也不成问题。这也就是说穷和富其实是比出来的,在一个普遍穷恶的环境里,事实上也就没有了穷富之分。

    大家挤在洪元儿子们住的房子里,中间端坐着村中长老。村里人虽说世面见得不多,但对于察颜观色还是有着天生禀赋的。他们看到洪元虽然又得了一个大胖小子,但是脸上却一点喜悦之情也看不出来,对待前来贺喜的人,也只是勉强挤出一丝应付的笑容。自然第一反应就是,洪元老兄有心事。相互一对视,就彼此互通了心里信息,然而他们还是能够做到心照不宣的。这种事,三言两语讲不清,要想站着寥寥几句就把洪元心里的阴霾驱散开去,基本属于妄想。

    于是他们也没有走,这个时候是要求他们这些山民高度团结的,一家有难处,就要凝心聚力,大家一起来,把这家的困难给解决掉。因为山脚下还驻扎着总数并不比他们少的官兵。

    人们在什么情况下最团结,最无私?大概也只有在这种需要共同克服未知困难的情况下才能做到。

    村中几乎所有较有影响力的壮年男子都或做或站着在洪元家里,他们要共同替洪元这样一个有五个男儿的家庭排解困难。此时,莫说是像洪元这样的盛产劳力的家庭,就是一个靠村人集体供养的家庭,恐怕也足以会让大家揪心。

    在洪元一句三叹息,险些落泪地做完了心理陈述后,大家也跟着叹息。叹了一阵,有的是的确有了主意,有的是确实还一片茫然,但他们都克制住了发言或发泄的**,因为长老还没有发言。

    应该说洪元担心的问题是有广泛代表性的,可以说道出了村里人的心声。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当前,村里驻扎着这么一些不知确切来历,只自称是大岳先帝之嫡子亲兵的一群人。他们为什么来?虽然他们做了解释,但没有得到验证。他们来干什么?这个他们自己也没有回答清楚。他们要在这个山旮旯里住多久?这个他们是用安营扎寨和屯田来回答的。

    问题已经摆了出来,现在第一要务是想个好办法去解决它。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在德高望重的长老没有发言前,他们是不敢作声的。这是他们对权威的敬畏,对长者的敬重。可是他们敬爱的视为主心骨的长老却闭着眼睛在静思,一言不发。这让他们几乎感到窒息。

    在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面前,如果七七八八地进行一番争吵,那么心中的压抑感就会随着争吵而消散,但是如果没有出现争吵,就说问题就很严重,如果看到最能拍板的人都没有发言,甚至没有提出一个可供讨论的提议,那么说明问题就很严重了,严重到足以让人窒息的程度。

    一个汉子终于沉不住气了,他试探性地问长老:“长老,您老前几天去那边,答应了他们提出的什么‘屯田’计划,究竟会要坚持多久呢?”

    长老眼也没有睁,梦呓似的缓缓说道:“屯田是要坚持一段日子的,而且他们也都是非常认真的,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可以敷衍得过去。”

    又一个汉子忍不住问道:“那么照这样说来,我们日后就真的都会成为他们的兵?”

    长老眼睛微微地睁了一条缝,却没有看任何人道:“李丞相和黄总管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次说话的汉子悔道:“原想着假意顺从他们,等到他们一走,又可以过太平日子,没想到现在却是这样一个局面,我们这才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啊,就要去上战场送命?”

    洪元道:“屯田并不是坏事,可它没个准确的时间才能结束,这样让多们大家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谁又知道会过成啥样呢?偏偏我那不争气的浑家,在这个不明朗的形势下还…唉!”

    长老此时完全睁开了眼睛,脸上也露出了喜悦之色,众人看他的这个神情,知道他已经有了妙计,都不觉暗暗松了一口气,屏息静听长老随之而来的发言。长老道:“老夫想到了。我就去见李丞相。”说着他试图站起来,可是一次努力没有成功,坐在他左右的两个人帮着扶了一把,长老才得以站立。

    虽然大家都想知道长老究竟想到了什么妙计,可长老此时匆匆要去见丞相,便也没有发问。

    长老见到李昌时,他恰好在和黄唯忠以及刚获提拔的几位重要助手在商议着什么。听到长老来拜访,他们都狐疑地相互对望,因为此时实在不是拜访的合适时间点。

    但是人既然来了,又是一个老人家,他们自然没有拒见的理由。于是李昌便示意大家暂且回避一下,他要一个人接见长老。

    一阵客套的寒喧后,李昌问:“长老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要事?”

    长老虽然没有进过书塾,但是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让他在社交方面达到了一个高水平,具体当然体现在辞令上。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他道:“丞相英明,小老深夜叨访,确有要事要向丞相大人禀报。”

    李昌道:“长老不必客气,有何事请明说。”

    长老便道:“村中农夫洪元,已有四子一女,今日其夫人又诞下一子。这几年来,我们深居于此,两年便有一个新生婴儿。而此子是在王子和丞相等贵人仙驾到来后出世的,可算是颇有因缘,因此小老特来告明丞相,叨请丞相赐名赐福。”

    李昌一听心里一颤,他们方才正在商议如何快速地将村中壮年男子训练成兵丁,好减少潜居期限,早日出山与秦不坠等干一仗,虽不能明刀明枪的干,时不时地来一次偷袭,抢一座县城郡治,日子也会好过一些。他们计算了一下人口,正隐隐烦着呢,为什么会烦呢?因为村中虽然人口达千人,但真正能派上战场打仗的,却只有三四百众,其余的都是妇孺黄小。这是一笔多大的负担啊。可偏偏这个时候,一个老不死的负担又来报讯说一个小不中用的负担降生,这不能不让李昌反感。多一个负担,那就有可能致命的危险。

    尽管心里极不舒服,可是李昌还是要服从人伦地笑笑,因为起码他还要依赖这些热衷于生儿育女的山民,给他们创造翻身的可能性。再说了,作为从小开始就浸染在官宦气息中,大半辈子都在从事权力工程的职业政治家来说,他深知有必要在较有身份的人面前表现自己对于平民百姓的关心,因为那样他才能被人们认为是尊重生命的大官,才能更大范围地受到平民百姓的敬仰。

    于是他对长老道:“此地虽偏居荒野,但民风淳朴,人烟的确需要更为阜盛一些。既然我们与那洪家新出生小儿如此有缘份,又蒙长老深夜来讨名,本官自然不会拂逆盛情。待明日,本官将亲自登门,略尽愚智。”

    长老站起来要叩谢,被他拦住,长老便立在那儿道:“多谢丞相。小老代表全村父老敬谢丞相之恩情。”

    李昌不好意思地笑笑,心中隐隐产生的淡淡愧意,让他不愿再继续这个话题,便道:“今日天色甚晚,长老恐行之不便,不如就在营中歇息,如何?”

    长老笑笑道:“烦劳丞相挂心,只是丞相有所不知,小老自幼于深山老林之中长大,惯于行走夜路,虽说年轮已老,但这条路还是走得的。再说,这么一点路程,又有官兵值岗,岂有小老不便之处?”

    李昌亦笑道:“长老果然宝刀未老,雄心未泯。既然这样,本官就不再强留了。”

    长老道:“小老告辞,丞相留步。”

    李昌叫了两个兵士送了长老一程。回到洪元家中,长老向还在等候消息的人们传递了好消息,大家听了这个消息,无不欢喜,洪元也稍稍有所展颜。又寒喧一阵后,方才各自散去。洪元没有了心事,不必担心此新生儿乃至家人会有如何不测,自然有心情静下神来去看儿子。儿子睡得正香,洪元虽未及听儿子啼哭之声,但却是越看越喜,只因其眉宇之间颇有英气,宽额大脸,甚有富贵相。

    且说李昌着人送走长老不久,黄唯忠等人便从侧帐进入正厅。见李昌双眉紧锁,没有乐意劲儿,黄唯忠眉头一动,便知他所虑何事,忙满脸堆笑道:“恭喜国公大人。”

    李昌正寻思着如何应付这些山民,也正暗自后悔刚才自己出言不慎,脱口就答应了长老的请求。这个时候可以说是他正牙疼得厉害的时候,突然听到黄唯忠这个诡计多端的老太监皮笑肉不笑地恭喜他,自然心有怒而也有奇,便瞪着眼睛问:“黄总管,本官何喜之有?”

    黄唯忠还是保持着他的标准式笑容,凑上前两步道:“国公大人,此乃大喜也。”

    李昌心烦,便带了几分严厉之气问道:“何喜之有。黄总管有话快请直说。”

    黄唯忠也不恼,道:“方才,山民长老所言之事,我等皆已知晓。我等认为,此乃一件好事,必将为我等日后大业带来福音。”

    李昌平日在朝为官时,就不屑与太监交往,自先皇突然驾崩后,稀里糊涂地便和太监头子勾搭到一起,如今共同面临生死存亡之境,所以也忍气吞声地维系了交情,再说这黄唯忠也着实有点主意,并不似他先前所认为的,只会出一些歪主意、馊点子,但他对于黄唯忠说话不干脆也是颇有微辞的。他紧皱眉头道:“黄总管,你快不要取笑了,还是多说正事为好。”

    黄唯忠见他催促,也并不着急,缓缓道:“国公大人,我等进山以来,山民态度可谓是一波三折啊,起先对我们并不友善,甚至是充满了敌意,现如今虽是答应了我们的提议,可也是迫于形势,毕竟我们是军人,对他们有足够的威慑力。可是今晚之事,却能看出来,他们是实实在在地把我们看成是自己人了。”

    李昌疑惑问道:“这话从何说起呀?”

    身旁的几个人也是同样的疑惑。

    黄唯忠道:“国公大人您想,前几日,村中长老代表全村百姓前来军营,答应我们的屯田计划。依我看来,那也有相当大的投机和敷衍成份在其中,但是他们听国公所言,不似是玩笑,也就是说来的都是真格的,便心存畏惧。其实如果我们为他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思,毕竟举村迁入这个鬼地方,不是逃兵荒就是逃灾荒。刚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忽然又要参加屯田计划,成为亦兵亦农的人,心里不乐意也是正常的。”

    李昌想了想,没有表态,反而继续问他:“黄总管,你快说说,为何要恭喜我呢?”

    黄唯忠笑笑道:“村民们对未来形势缺乏有效的判断,此时又正好降生了一个新生儿,他们更是惶恐不安了。诸位想想,如果你们不得已而加入了某种你们并不习惯或乐意的组织,成为其中的一员,并且这种日子不知道何时是个头,而偏偏在此焦烦郁闷的时候,你们的夫人又产下了一个孩子,你们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他这一反问,让大家陷入了思考中,没多久,在场的各位都脸色平和下来了,似是体验了那种处境。黄唯忠见状,便接着道:“就是这样了,一定会更加惶恐,但是一冷静下来,也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横下心来过这种日子,第二条路奋起反抗,给自己和子辈争取一条活路。但是一般人都不会选择第二条路,因为那样做风险太大,所以只能选第一条路走。”

    李昌恍然大悟,道:“黄总管的意思,是说这些山民想通过让本官去给新生儿贺喜取名,来表示他们诚心归顺的决心?”

    黄唯忠笑着点点头。众将也长吁了一口气。李昌苦笑道:“还是黄总管有见地呀!本官一直以来还为那些妇孺黄小而心烦不已,听到长老说起此事,感觉是又怕又恨。直到听了黄总管的分析,才发现原来本官的见识是那样的短浅。”

    黄唯忠忙惶惶恐恐道:“国公大人英名盖世,哪是我等人可望项背的。”

    李昌也没理会,道:“本官明日便去村中。咱们也要热热闹闹地与他们共同庆贺一回。”

    第二日辰巳时分,李昌、黄唯忠等率着一干贴身侍从,抬着酒食来到村中,村里人早已列队于村口迎候。宾主寒喧一阵后,长老向李昌引荐洪元父子,新生儿也在其列,李昌不知是情真意切还是故作表面,竟将襁褓中的婴儿抱在怀中,逗笑不已。

    长老向洪元使个眼色,洪元会意,按照昨夜长老等教会自己的语言方式向李昌跪请道:“请丞相大人为小儿赐名。”

    李昌大笑,略思一会儿道:“此小儿生于我兵民结谊之际,共襄我主复国大业,我看就取一个襄名吧。”

    一旁的黄唯忠笑着附和道:“洪襄,共襄少主大业,好名字,好名字。”

    于是众人皆或真或假地欢喜一番。李昌也颇为洋洋自得。他眼望前方,似乎是想起了远在京城,未知生死的亲生儿女。但他如何想到,正在他替别人家的孩子取名庆贺时,自己的掌上明珠李珏却在国丈范松**魔掌之中挣扎。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奇侠异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奇侠异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