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和敬公主 正文 和乐融融

正文 和乐融融

目录:重生之和敬公主| 作者:淡墨清岚| 类别:都市言情

    和乐融融

    待到漫天花火散尽之时,已是三更时分,乾隆等人倒还好,只是太后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劳累了整整一天,到了这会就有些支撑不住了。乾隆见状,忙领着众人亲自将太后送回慈宁宫安置。

    早在万寿节前,永琮便已经在乾隆的面前讨来了今晚的长春宫之行。所以一将太后送回慈宁宫后,乾隆便在永琮满脸期盼之下,命众人散了,随着永琮,在一干深宫怨妇的款款深情之中,往长春宫去了。

    想起永琮前几日那副神秘兮兮的样子,刚一进屋落座,乾隆便开口道:“永琮,你给皇阿玛准备的那份礼物,这会是不是应该拿出来了?”

    永琮笑笑道:“皇阿玛,不仅只有儿臣为您准备了礼物,皇额娘和姐姐也为您准备了,您还是先看皇额娘为您准备的那份吧!”

    乾隆看向富察氏,笑道:“哦,皇后也为朕准备了礼物,那朕倒是要好好的看看了!”

    富察氏从钱嬷嬷的手中接过锦盒,笑道:“皇上,这是臣妾的一点心意,希望您能喜欢。”

    尽管已经在心中认定,再没有什么礼物能比得上今天小燕子等人的寿礼,更让他惊喜了,可乾隆依然笑容满面的边打开锦盒,边笑道:“皇后送给朕的礼物,朕焉能不喜!”

    待拿出锦盒中的手卷,看清楚纸本上那纵逸豪放的二十二个字后,本还有些漫不经心的乾隆,顿时睁大了双眼,疾步走到宫灯前,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好半晌才喃喃道:“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是‘中秋帖’,是王献之的‘中秋帖’!”

    喜出望外的乾隆,将纸本拿在手上,翻来覆去地看个不停,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和欣喜,满面笑容的向富察氏道:“果真只有皇后最明白朕的心思,这份礼物真真是送到朕的心坎里了。”

    和敬见状,故意对永琮道:“我就说吧,不能让皇额娘先将礼物送上,你还不信,现在知道了吧,有了‘中秋帖’这份稀世珍宝在前,咱们俩个的礼物,皇阿玛又怎么会看的上眼呢?”

    乾隆与富察氏相视而笑,无奈道:“谁说皇阿玛看不上你们的礼物的,你这个丫头,就会编排你皇阿玛,还不快将你们的礼物拿出来,给皇阿玛瞧瞧!”

    和敬听了,忙笑着朝永琮努努嘴,让他先来。永琮略有些害羞的将手中的卷轴捧给乾隆,道:“皇阿玛,这是儿臣为您准备的礼物,

    乾隆自己痴迷于书法,自然对一众儿子也是期望甚高,那些成了年的几位阿哥,哪一个不是为了讨他欢心,千辛万苦的练就了一笔好字。永琮自小便与乾隆亲近,对他这位皇阿玛更是敬仰万分,推崇不已,知道乾隆喜爱书法,便在这上面下足了功夫。可是,到底年纪尚幼,握笔也不过只是一二年的光景,纵然肯下苦功,但写出来的字也不过是徒具其形罢了。

    永琮在上书房的功课,乾隆日日都看,对他的情况自然是了若指掌,才刚一打开卷轴,便认出了是永琮的笔迹。通篇看过之后,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卷轴上所书的祝寿诗,虽然稚气依旧,却也已经有了一二分的筋骨,比起平日课窗上的功课,要好上许多,可以看得出是下了功夫完成的。

    见到自己所看重的儿子对自己如此的孝顺,其书法上的造诣又进步不小,由不得乾隆不高兴,指着卷轴,对富察氏笑道:“永琮的字大有长进,看来是下足了功夫的,如若也写完了十八缸的水,焉能不是我大清的王献之!”

    富察氏笑道:“那敢情好,若永琮果真有了王献之之才,那咱们大清可不是也要出一对‘父子书圣’了。”

    自家额娘的一番打趣,让永琮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瓜,嘿嘿的傻笑了起来。被小七那傻乎乎的可爱小模样,彻底萌到了的和敬,强忍住想要好好‘蹂躏’一番的冲动,将自己的礼物,奉上道:“皇阿玛,女儿的礼物比不上皇额娘的珍稀,也比不得小七的用心,不过是取了个巧罢了,还望皇阿玛不要嫌弃才好!”

    和敬的这番话倒是将乾隆的兴致给吊了起来,将她递上来的锦盒翻开一看,却原来只是一些水丞、笔洗、笔架、镇纸之类的小物件,倒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一时不免有些疑惑了起来。待将盒中的笔洗拿在手上,细看了笔洗上的瓷画之后,方才恍然大悟,又将其余的瓷器也拿了出来一一看了。方才向和敬道:“这些画是朕登基之前所绘,福儿是从何而来的?”

    和敬笑道:“是从皇额娘那得的。前些日子,福儿正琢磨着要送些什么给皇阿玛才好,刚巧在皇额娘的那看到了好些皇阿玛以前的字画,灵机一动便向皇额娘讨了几张,做了这些玩器,送给皇阿玛赏玩。”

    乾隆听了,满眼含笑的向富察氏道:“朕以前的字画,皇后都还收着?”富察氏闻言,但笑不语。

    眼见着面前就要上演一些儿童不宜的画面,和敬赶紧道:“皇阿玛,时辰也不早了,福儿和小七就先跪安了,祝皇阿玛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说完,也不待乾隆和富察氏言语,便拉着永琮快步去了。

    富察氏见状,不禁对乾隆嗔道:“这孩子,真是越大越没了规矩!”

    乾隆不以为意,只拉着富察氏的手,边往内室走,便笑道:“福儿他们去了也好,正好舒云可以领朕去看看,朕以前的字画都被你收藏在了哪里?”

    …………

    自万寿节当晚,一连数日乾隆都歇在了长春宫里,一下子便让后宫女子记恨的对象由含香转向了富察皇后。不待她们有什么举动,又有娴、纯、嘉、愉四妃因操办万寿节有功,不但得了丰厚的赏赐,更是接连被翻了绿头牌。

    这还不算,就连在宫中销声匿迹许久的小燕子等人,也因在万寿节上的那份新奇的寿礼,重新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貌似圣宠依旧。

    总而言之一句话,那就是论功行赏。凡是在万寿节上讨了乾隆欢心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些好处,一时之间皆大欢喜,后宫之中倒是显得分外和睦了起来!——

    我是场景的分界线

    倾尽全国之力所办的万寿节过去之后,无论是紫禁城内,还是紫禁城外,都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唯独荣国公府内,反倒是越发的闹腾了起来。

    话说在万寿节当日,贾母和贾家其他几位有诰命的太太皆按着规矩,随着自家老爷一同入宫为乾隆祝寿。偏那么巧,在到慈宁宫向太后请安的时候,恰巧遇见了随侍在太后身旁的晴儿。

    虽说贾母只见过晴儿那么一次,并且已经上了年纪,记性远不如以前那么好使了,但却依然觉得晴儿分外的眼熟。纵使没能在第一时间将她认出来,却也将这件事放在了心上,从宫里回去之后,一个人琢磨了好长的时间,终于隐约确定,自己在慈宁宫见到的那个晴儿,就是曾随婉公主一起到自家做客的晴格格。

    虽然贾母自信自己的判断应该是不离十的,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专门派人出去详细的打探一番,和亲王福晋到底是否真的有两个,名唤福儿和晴儿的侄女。打听的结果自然是否定的,贾母在思忖良久之后,便亲自提笔,给宫里的贾嫔写了一封密信。

    在贾母将信递到宫里的第三天夜里,贾嫔身边的小太监便悄悄的来到了贾家。

    荣喜堂内,虽然已是二更时分,但却仍然一片灯火通明,无论是宝塔尖上的贾老太君,还是有名无权的大老爷贾赦,亦或是父以女贵的二老爷贾政,此时都严正以待坐在上房里面等着。

    直到屋外传来了一阵隐隐的嘈杂声,贾母方才睁开双眼,道:“是谁在外头?”

    话音刚落,就见贾家的二太太王氏,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眼中精光一闪,道:“起来吧,宫里来送信的人可打发走了?”

    王氏忙回道:“已经送走了!”

    贾赦性急等不得,不待贾母开口,忙插言道:“娘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都这会子了,竟还打发了人出来?”

    王氏看了贾母一眼,道:“娘娘带出口信说,老太太想的不错,旧年跟着婉公主来过咱们家的那两位姑娘,极有可能就是三公主和晴格格!这是娘娘给老太太您的信!”

    贾母听了这话倒还罢了,只是贾赦和贾政两兄弟却均觉诧异不已,忙问道:“母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贾母顾不上回答两个儿子的疑问,急忙拆了信,细细地看了起来,良久之后,方才开口道:“你们还记得,上一年婉公主曾到咱们家的园里来逛逛的事吗?”

    作者有话要说:想当初在看‘步步惊心’时,虽然心里很难受,但却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触那么强烈,尤其是最后两集,让清岚这个从来都不会对电视剧流泪的人,哭得那叫一个凄惨,眼睛都哭肿了,真真该改名叫‘步步虐心’,心疼死俺家四四了,也没心情码文了,实在是罪过啊,罪过!!!!!!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和敬公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和敬公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