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和敬公主 正文 78、结束和开始

正文 78、结束和开始

目录:重生之和敬公主| 作者:淡墨清岚| 类别:都市言情

    再次回到将军府这个伤心地,雁姬心中的感觉很奇怪,当初离开这里的时候,她是那么的绝望和痛苦,那么的形单影只。可是现在再回来的时候,却有对她而言最重要的儿女牢牢的守护在她身边,驱赶了她一切的悲哀,想想还真是天壤之别呢

    老夫人一听说雁姬回来了,顿时喜出望外,这阵子,尽管万分的讨厌着新月,可是碍于怒达海,老夫人也只能不痛不痒的折腾她一下,却不能让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永远的消失在自己的面前。

    可是现在,无比仇恨新月的雁姬回来了,就算她什么都不做,也能借由雁姬的手赶走新月。这样一来既拔除了眼中钉,肉中刺,又不会让努达海埋怨自己这个额娘。再者,雁姬这个媳妇可是比新月精明能干了一百倍都不止,有她在,将军府也能多撑些日子,自己的儿子也会受委屈。简直就是一举数得啊,想到这,老夫人再也坐不住了,竟亲自起身迎了出去。

    待一众人在大厅里坐定,雁姬这才分神打量了努达海和新月两眼。看着努达海一副如临大敌和新月楚楚可怜,瑟瑟发抖的模样,雁姬冷笑了一声。今时今日的她,唯一牵挂的就只有自己的一双儿女了,至于努达海,对她而言已经再没有任何意义了,又怎么还会再为他发疯发狂呢?

    与老夫人寒暄了几句,雁姬便将让骥远、络琳到盛京的打算说了出来。话一说完,刚刚还满面笑容的老夫人顿时拉下脸来,怒斥道:“雁姬你糊涂了,骥远是他塔拉家唯一的独苗,怎么能够离开京城呢?络琳嫁到盛京可以,骥远不能去”

    雁姬早就料到,让骥远去盛京老夫人是肯定不会答应的,所以也不生气,只是淡淡的问道:“额娘,那您自己选,是让骥远去盛京,还是要断了他塔拉家的香火?”

    老夫人听了,立时气道:“你这说的什么话,难道骥远留在京城就会断了他塔拉家的香火不成?”雁姬叹气道:“额娘,我以为这些日子以来,您应该看得很明白了。您说的没错,如果骥远再留在京城,只怕他塔拉家的香火是真的要断了,不过,如果您能为骥远寻一门亲事的话,这种情况也许不会发生。”老夫人想到自家的处境,想到现在连媒婆都不再登自家的门了,只得心不甘情不愿的闭了嘴。努达海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

    就这样一干人等闹了个不欢而散,雁姬不愿意再回正院,所以便同络琳一起往她的院子去休息。一路走来,雁姬看到昔日花团锦簇,生机勃勃的将军府,自己为之耗费了二十多年心血的‘家’,现如今只余下这满园的萧瑟,不由唏嘘不已,陪在她身旁的骥远和珞琳也是暗自感伤。

    到了珞琳的房里,雁姬振作起精神道:“骥远,老夫人对你去盛京的事很不谅解,看来也是没什么心情为珞琳办嫁妆了,这些事情还是要靠咱们自己。这样,你先把额娘给你们的那些的庄子、铺子给卖了,全都折成现银,反正将来咱们也不会再回来了,留着这些也没什么用了,还不如手里多些现钱,也好到了盛京重新置办些产业。再者京城到盛京路途遥远,珞琳的嫁妆还是先紧着那些衣物首饰精致的物件置办,至于那些粗笨大件的家什就等到了盛京再办不迟。”骥远一一应了,又嘱咐珞琳好好陪着雁姬,这才转身出去。

    雁姬在屋里想了一会子,又吩咐甘珠去将府里的帐房给叫了来。待看过这些日子的账目之后,雁姬摇头叹道:“没想到才这么些日子,这府里就败到了这步田地。”话虽如此,脸上却是丝毫不动声色。却原来,这将军府里的原有一明一暗两份产业,这明的一份就不说了,已经是被败的差不多了。至于这份暗的,实是他塔拉氏的列祖列宗为后代子孙所留下的一条保命的退路,几代经营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财产。

    这件事是将军府的最高机密,就连骥远和珞琳都不知道,只是雁姬掌管府务二十余载,以前又与怒达海和老夫人感情融洽,岂能不知。这会雁姬就要带着骥远和珞琳到盛京重新开始了,在离开之前自然不甘心放过这笔钱财。

    想她雁姬为了这个家辛辛苦苦二十年,可是到头来却落了个鸠占鹊巢的下场,对将军府她是再没有任何留恋之处,也愿意将这里拱手相让,但是这笔财产她是拿定了。反正这笔钱本就是属于骥远和珞琳的,现在就算是弥补他们母子三人的拿定了主意,雁姬不再迟疑,当下就带着甘珠亲自去了帐房。

    老夫人本还等着雁姬与骥远来与自己求和,没想到等了许久也没见到动静。又听身边的人说,骥远一直忙着为珞琳置办嫁妆,雁姬则带着珞琳收拾行装,更是觉得气愤不已,暗地里埋怨说养了几只白眼狼。又常与怒达海抱怨,要怒达海出面干涉,只是现如今的怒达海又哪里管得了雁姬他们,也只干瞪眼罢了。

    骥远和骆琳本来还觉得很对不起老夫人,可是见了老夫人竟然对自己孙女的婚事不闻不问,只知道不停的埋怨媳妇不孝之后,这才慢慢的淡了心思。待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妥当之后,雁姬便带着骥远和骆琳来与老夫人辞行。

    老夫人这些日子,每天都在冥思苦想,想着怎么样才能留住骥远,可是直到这会也没能想出什么主意来,眼看着孙子就要离自己远去了,灵光一闪道:“雁姬,我这些天仔细想了想,觉得还是你说的对,骥远再留在京里也没什么前途可言了,还不如去盛京闯一闯,说不定还能有一条出路。只是想到骥远和珞琳都要走了,额娘这心里就空落落的,特别不是滋味,额娘想着,你还是搬回府里,多陪陪额娘,也算是全了咱们婆媳一场的情分了。”

    听了老夫人的话,骥远和珞琳顿时急了,刚要开口,却被雁姬拦了下来。雁姬也不接老夫人的话,只看向怒达海笑道:“怒达海,你听到了吗,额娘让我回来呢你呢,你愿不愿意啊?”说着,还恶狠狠的瞅了新月一眼,把新月吓得,立时躲到了怒达海的背后。

    怒达海一边安抚的新月,一边怒道:“雁姬,我本来以为诵经念佛能让你的心胸变得宽大,性情变得平和,没想到你竟一点也没有变,我看你还是继续念佛去”

    雁姬听了也不难过,又看向老夫人笑道:“额娘,看来我是没有福气再回来伺候您了,您多保重”说完便带着骥远和珞琳向老夫人跪下,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响头,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将军府,离开了京城,去盛京重新开始了他们的生活。

    老夫人眼睁睁看着雁姬母子三人离开,只气的指着怒达海说不出任何话来。看着骥远和珞琳远去的背影,怒达海忽然觉得好像有什么非常珍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小心给弄没了,一时间迷茫不已,那里还顾得上去安慰老夫人。

    雁姬母子走后不久,将军府里的财政再次吃紧,老夫人听说后,叹了口气,对怒达海道:“如今这明账上是彻底精光了,看来只能动用暗帐了。”怒达海听了没有反对,低声答应了下来。

    只是没有想到,等暗帐一拿上来,老夫人和怒达海顿时傻了眼,那暗帐上面竟也是空空如也,老夫人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厥了过去,看着将军府里的老管家道:“管家,这是怎么回事,快说”

    老管家立即跪下道:“回老夫人,老奴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只是前几日,少夫人回来的时候,因为要为珞琳小姐置办嫁妆,曾经动用过暗帐。”

    到了这个时候,老夫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喃喃道:“雁姬,你够狠,你这是要彻底毁了他塔拉家啊。”这份暗帐可是将军府的保命符啊,就是因为有了它,老夫人才能在将军府遭此大难的时候,仍然有所依仗,底气十足。可是现在这唯一的底牌没有了,老夫人所有的希望也没有了,伤心绝望之下,便两眼一翻昏死了过去。接连不断的打击,彻底拖垮了老夫人的身体,让她从今以后只能缠绵于病榻。

    没有了暗处的资产,老夫人只得将自己所有的私房全部拿了出来,以供开销。只是这一府的主子奴才坐吃山空,就算是有一座金山也是不够的,眼看着手里的钱财越来越少,怒达海便只留下两三个下人服侍,将府里其余的下人全部遣散掉,以便节省开支。

    这仅剩下的两三个下人再加上一个忠心耿耿的云娃,除了要打扫煮饭还要服侍卧病在床的老夫人,哪里能忙的过来。因此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怒达海和新月,这下总算是吃足了苦头。

    这还不算,随着老夫人的身体越发虚弱,所需要的药材也越来越昂贵,以往不怎么看在眼里的人参鹿茸,这时却像是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了怒达海的肩上。为了老夫人的身子,将军府所剩不多的钱财全部花了个精光,可是尽管如此,老夫人的依旧没能躲过这一劫,终于还是含恨而终,至死也没能闭上眼睛。

    自从老夫人逝世以后,怒达海就变得神情恍惚,老态毕现。现在的将军府已经是一贫如洗,空空如也,就连那仅剩的两三个下人也养不起了。待所有的人都离开以后,偌大的将军府更加的冷清了起来,越发显得一片死寂,让人绝望不已。

    看着日渐消沉的怒达海,新月很是担心,可是无论她怎么开解劝说,怎么流泪哀求,怒达海都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更加沉默寡言,无可奈何的新月,只得每日守在怒达海的身边,寸步不离。

    虽然明知道新月一直守候在自己身边,但是一想到自己驰骋沙场,威风赫赫。家庭美满,令人羡慕的前半生,怒达海就不愿意再面对新月。是谁的错,到底是谁的错,是谁让他失去了名声地位,失去了温柔贤惠的妻子,失去了孝顺可人子女,失去了所有的一切?到底是新月,还是他自己?想不明白,也不愿去想的怒达海,现在只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着,默默的回味他金戈铁马,荣耀显赫的前半生。

    怒达海沉迷在幻想里不愿意面对现实,新月也只知道守住自己的爱情,府里的生计就完全落在了云娃的身上。可是云娃一个丫头,除了会服侍新月,别的什么都不会,又哪里有能耐养家糊口呢,少不得将府里能当的当,能卖的卖,挨一天算一天罢了。

    再后来,怒达海和新月就完全的消失在了人前,没了任何消息。又过了几年,一直乏人问津的端郡王府却因为闹出了一场笑话,又重新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据听说是因为端郡王妃怀疑端郡王在外面金屋藏娇,于是便大张旗鼓的带齐了仆妇下人前去捉奸,谁知却只抓住了一位鸡皮鹤发,只知道抱着一个牌位,握着一条缀满了各式各样月牙的项梁,嘴里念念有词有些神志不清的老太婆。这事一传出来,顿时成了全京城人的笑柄,有些好事者又把许多年前,端亲王女儿闹的那钞艳闻’也重新翻了出来,当作茶余饭后的笑料一讲再讲,经久不息。让好不容易缓过些劲的端郡王府,又重新跌到了谷底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和敬公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和敬公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