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网游之佳丽三千 正文 063 科举

正文 063 科举

目录:网游之佳丽三千| 作者:老实的狐狸| 类别:其他类型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在发财哥继任夏国国君以前,夏国原本每年也举行一次科举,因为人少,把人都放在一起举行,但也分乡试、殿试。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先写文章海选,选出10名文采比较出众的。再殿试,完成一份皇上亲自出的考题,成绩优异者可以为官。如今朝上的各位夏国大臣有一多半是通过历年的科举选出来的。

    开往现在夏国人口多了,想要继续以这样的方式选拔人才显然不可行的。发财哥左思右想,又和大臣商量了半天,终于制订了新的科举制度。

    参加科举者,不限年龄,不论身份。但是,女子不得参加。为了这点,发财哥和大臣在大殿中争论了很久。要知道,历史上有很多美女虽然才华出众,但没有发挥自己才干的舞台,最终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若是夏国也招收到这些美女······嘻嘻嘻······只是,毕竟这是个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游戏,女子参加科举实在是难以实现。最后,发财哥仗着自己的身份,强行拿下众大臣。大臣们被迫接受了一个折中的方法,那就是女子单独开科。女子虽能参加科举,但最终不算入总名次,才华出众的女子也能获得为官的机会,但成绩不计入红榜。

    这次的科举,分文举和武举。文举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步。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参加童试,合格后取得秀才资格,这样才能算真正拥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一般来说,以夏国书生的整体水品,只要书写顺畅,错别字较少,就能通过童试。乡试由秀才参加,是各位考生在各自所在城池参加初步挑选的考试,一般来说,只要喝过点墨水的人都能通过,考取的叫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第一名叫解元。通过乡试的人进入到会试,在夏国都城兴庆举行,各城的举人及现在还莫须有的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其中的优秀者为进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试题由相关官员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录取分三甲,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文举的会试科目分别为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

    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所谓的经义包括一些百家流派的思想经典,特别是儒家、墨家的相关典籍涉及比重较大。在一张卷子中,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

    口试则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毕竟作为一个候补的官员,言语交流将会是为官中很重要的一项,不论是为百姓服务还是汇报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这一科也有考量各位举人心理素质的功能,因为下一关考试就将是殿试,那可是直接面对皇上的考察,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到时候可怎么办呀。

    帖经,有如现代诗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这一科目在整个考试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一个国家选拔出来的人才,可不是需要记忆力好的人,而是需要有真才实干,有行动力的人才。

    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策问是考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为了能让一些在文学上具有优势的考生表现出真才实学,增加诗赋一科,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此为诗赋考试。

    此外,还有算术、礼仪方面的一些考察科目,为避免考试繁杂,均融入之上的五大科目中。

    这次在夏国举行的科举,几乎同时囊括了文采、道德、算术、法律、国家政策、书法等方面的考察,可以说是比较全面的,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考生的才干。

    在中国的历史上,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一般认为,武官仍以行伍出身为“正途”,由武举出身的次之。本次夏国的武举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制度还算严密,录取也会相对公正,因此,必定会对民间习武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毕竟夏国民间习武之风还是很兴盛的。

    在武举方面,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为武科考试,另外,设置了简单的文化考试。但文化考试的内容不会太难,按发财哥的话说就是“识几个大字就能通过了”,这样也能尽可能避免一些文化程度不高,但在武力方面很有实力的人才流失。但是身为一个国家的将军,看不懂军令也是一件杯具的事情不是?

    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格。步射九矢中五为合格。负重也相当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

    为了能让一些专精一项或几项的能人不至于落榜,发财哥特地要求单项的前三名也可以编入名册,作为军中的小官吏候补。

    本次夏国举行的科举,由于规模较大,而且还允许女性参加,既没有年龄的限制,也没有身份地位的限制。所以,在夏国掀起了一场科举风暴,席卷了上到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的关注和积极参与。

    而且,因为夏国在占领了贺兰后,一方独霸,成为了这一地区的绝对霸主,声望一时无二。夏国风头正盛,举行规模如此之大的科举,自然吸引了周围各国的关注,甚至在中原和西南得不到重视的一些读书人和身怀抱负的女子得闻消息后,快马加鞭,赶来参加这次科举。

    夏国在筹划这次科举的时候也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原本计划的一个月时间也明显不足。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参加到科举之中,发财哥大笔一挥,降下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了能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有机会一展抱负,展示自己的才能,特将科举准备时间定为一个月,之后进行各项考试。童试将举行一个月,考试期间也可报名参加。乡试在兴庆和永宁同时举行,考试时间为童试结束后三日。会试的考试时间为乡试后三日,考试将进行两日。再三日,将举行殿试。武举将进行至少两个月,与文举同时结束,期间可报名参加。

    就这样,科举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就等待着正式开始的那一天。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网游之佳丽三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网游之佳丽三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